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bob官方平台app > 公司新闻

【校报特稿】纪念建校125周年:“人才教育培训目标”篇——“实践能力”:北洋-天大百廿五年办学法宝

发布时间:2023-12-16 作者: bob官方下载地址

  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所谓“实践”是以某种目的为导向,以基础知识和技术为支撑,反复操作直到达成目的行动过程;“能力”是指在人对象化活动的表现和确证。“实践能力”就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贯通,具备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

  注重工程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在天津大学有着悠久的优良传统,是学校建校125年来的宝贵办学经验,也是贯穿学校发展始终的治学理念和育人模式。早在1935年,时任北洋大学校长的李书田就在主持制定的北洋校歌中提到了“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的办学风范和“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追求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天津大学创办至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深深融入到每位“天大人”文化血液之中,并随着学校长期办学经验的积累,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

  坚持走教育报国之路,是中国大学的责任和担当,也是天大师生的精神共识。天津大学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125年来秉承“兴学强国”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勇担国家重任,自创办伊始就将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将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其在实践中学知识、练技能,成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得意之笔”。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摒弃传统大学教育弊端的必然要求。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淡化了智育的实践性,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校教育,应从肇始起,就摈弃应试教育的弊端,走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发展轨道。

  北洋-天大坚持将提升“实践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之一,坚持不尚空谈,崇严求是,在教学安排上做到将理论讲授与实际相结合,设立了各类实验室,安排实验实习课,组织学生到社会各界实习。

  北洋大学以工科肇基,侧重工科,建设了矿物、岩石、冶金实验室、机械工厂和自然地质标本、矿物等各种陈列室,设备之齐全,在当时名列全国高校之首。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实习,认为实地练习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本领、增长实际技术工作经验必不可少的一环。北洋工学院时期,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特点是从一年级起开设了物理试验、平面测量等多种实践课程,并在三、四年级结课后安排学生到校外现场实习,培养其掌握技术的能力。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因素。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具备从工程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

  天津大学秉承“兴学强国”之使命,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设置了符合国家需要又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制度和课程,加强学生实际能力训练,让他们到社会中、到国家最需要的行业和地区实习、打磨锻炼,培养真正社会急需的、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天大国际工程管理专业是我国高校创办的第一个国际工程管理专业,这批学生也是国内首批毕业的国际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在1997年5~8月的3个多月实习中,他们在河南小浪底实习现场向监理工程师学习,很快就可以独当一面;开发出的一个个计算机软件可迅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高质量地翻译出一份份信函和索赔分析报告。面对高达2米的外商要求索赔英文资料,他们日夜奋战,撰写了反索赔初步评估报告,维护了国家利益,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必然保障。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迫切地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是其神圣的职责与使命。

  “天大人”沿前人之足迹,继续高举“兴学强国”之大旗,从“科学建国”到“科教兴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方式践行自身使命,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为目标,探寻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实现路径。钱塘江大桥从横空出世并屹立至今,北洋大学的师生功不可没,水利、土木、机械等专业师生以造桥工地为实习基地,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为大桥的建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学校坚持教学为科研服务,科研成果引入实践教学的理念,开发研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研发的“轴系结构设计实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被国内40余所高校采用;电气与自动化实验中心研制了一大批以“智能大厦中央空调综合实验装置”为代表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教学设备……

  国家的现代化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则依赖于教育的现代化。天津大学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适应形势要一直调整培养方案,加强实践环节和基地建设,形成了“不尚空谈,崇尚实学、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良好教风学风,培养真正具有较强实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需要打破学校与社会脱节的顽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用“开放式”“启发式”教育取代“封闭式”“灌输式”教育,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

  天津大学慢慢地增加实践类课程建设,整合和挖掘该类课程资源,尽可能多地设置实习、实践项目,完善实验设施建设,构建基于探索的主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尽早、尽多感受科研氛围。刘习军是我校机械学院力学系教授,他主讲的《工程振动与测试》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该课程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在实验课上,刘习军将龙洗、编钟这些在博物馆或历史书上看到的“物件”当教具,用来解释有趣的振动现象。

  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天大不停地改进革新实验室建设模式,改革实验教学体制,完善实验室设备。目前,学校已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线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设计企业)19个。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现代化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唯有将现代教育方法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还学生一片自我发挥的天空,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和健康身心,才是符合高等教育现代化之需。

  天津大学充分的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打通了一二课堂界限,一方面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体系上加大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开设第二课堂,将课外实践教育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发挥课外实践教育的实践性、互动性特色,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校自2012年起最先将社会实践作为课外实践课改革试点,设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后又陆续推出了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团队管理等实践课程。通过综合素养的培养,天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慢慢地加强,获得了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金牌、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第五届世界大学生建筑规划设计竞赛大赛唯一的最高奖等骄人成绩。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培养实干型人才的衡量标准。随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递增,从企业招聘情况看,复合型、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更受招聘单位欢迎。但大学毕业生往往存在实践能力较弱、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当务之急。

  天津大学重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探索“面向企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干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之路。学校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不断的提高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能力,广受社会欢迎。

  1991至2001年,天大毕业生10年的平均供需比都在1:8以上,其中2000年,以99.6%的就业一次到位率位居全国高校榜首。骄人的就业率背后,处处闪现着一代又一代“天大人”坚持以培养会动手、会实践的人才作为重点,大力推进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的教育宗旨与理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从实践中学习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能力。

  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驱动的新经济发展对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职业素质和视野都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打破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藩篱,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才是符合新时代工程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天津大学深入思考“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前瞻性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引领工程教育改革,致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新工科”人才。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高校人才教育培训目标的必然选择。人才教育培训是大学的核心使命。进入新时代,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汇,工程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发生了深刻变革,高校必须因时而动、主动作为,才能培养出创造未来的卓越工程人才,真正支撑起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

  天津大学积极布局施策,举全校之力全方位推进人才教育培训。学校在事业发展“十五”规划中确立了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教育培训目标;2007年,确立了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目标;2013年第七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了“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卓越人才教育培训目标。新世纪后,学校围绕人才教育培训目标,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试验田”,2009年建立的天大求是学部在课程设置上,建立了以基本实践能力训练、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研究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为核心的《综合化学实验》和《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验》等综合实验课程,并规定实践学分占到总学分的1/3;在课程安排上,三四年级学生采取“研学结合”或“产学结合”模式,进入实验室或企业组织实践训练。作为国家试点学院——精仪学院,以“工程科学实验班”为载体,致力培养“善于从工程中发现科学问题,并能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工程难题,能够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未来工程领军人才”。学校还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等能力的人才,建立了工程博士人才选拔新模式。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新工科建设的必然途径。新工科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天津大学在“卓越工程师计划”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在国家“双一流”战略背景下,于2017年将新工科理念融入工程教育全过程,在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一流卓越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推出新工科教育的天大经验。学校精准把握“新的工科专业和工科的新要求”,打破专业壁垒,建设跨学科融合、多学院建设、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发布了《跨学科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鼓励优秀本科生跨学科保研。新工科建设不仅要“跨”,而且要“融”。2018年5月,天大“北洋龙”参加了“第二届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荣获了无人驾驶组越野赛优秀奖、城市街区场景赛优秀奖等数个奖项。而它正是由机械、精仪等多个学院的8个学科,180多名研究生和20多名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建设了无人驾驶虚拟仿真平台、无人驾驶样车平台等多个平台之后共同研发的。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必然选择。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产学融合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一招。工科性人才应在实战中培养,要给学生们真正输入工科或工程元素,而校企合作可以弥补校园、教室和科研型实验室在工科或工程元素上的不足。

  2019年11月29日,天津大学召开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教育培训综合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天津大学慢慢地增加校企产学研合作,建设了一大批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指导与评价工作,形成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发展格局:与恩智浦公司、腾讯公司分别建立了新工科实验班,企业全程参与实验班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施了“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导师共同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设立了天津大学-华为物联网精英实训营,帮助学生建立“端-管-云”系统知识构架等。天大师生走进企业,真题真做,在处理问题中提升实践能力,打造全员育人新局面,描绘出了一幅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天大路线图”。

  立足实际、不尚空谈。实践能力是适应时代要求、支撑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天大学子的特色优势。一代又一代“天大人”将继续坚持严谨笃实、脚踏实地之作风,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知所学坚定落实到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中,发扬“实地把中华改造”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版刊登于2020年11月30日《天津大学报》第4版责任编辑 李丹学生编辑 刘佳慧)

联系我们

bob官方下载地址_官方平台app下载

                                                                                                                                                                                                                                                   

滕经理

0519-88154652

18651798590

55206618@qq.com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华山中路18号3号楼515室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